治疗:对于
胰腺损伤的部位、程度,术前多难于准确估计。目前主张对怀疑有
胰腺损伤时,除无腹膜刺激征的伤情较轻的病人可行保守治疗外,凡有明显腹膜刺激征者,均需积极地进行手术探查。以手术治疗为中心的综合疗法是
胰腺外伤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及时的手术探查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一环。
对于怀疑有
胰腺损伤的病人应采用
全身麻醉,保证腹部
肌肉的充分松弛以进行广泛的腹腔内探查。
全身麻醉亦可保证术中充分的供氧及有效的气体交换,对某些重危的外伤患者也是必需的。
胰腺外伤患者的手术前准备与一般严重腹部外伤患者的手术前准备相同,若有创伤失血性
休克存在,应给予积极的抗
休克处理,包括快速输入晶体和胶体溶液。
胰腺外伤可能合并腹部大静脉损伤,故最好采用上腔静脉系统的血管输液。如有可能,应行上腔静脉插管,在保证输血输液速度的同时可监测
中心静脉压。经积极处理,在
休克有所缓解后手术,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若
休克无好转或反而加重,也应紧急手术,以处理可能存在的内
出血。
术前即应开始使用广谱抗生素,有助于预防术后腹腔内
感染及
败血症。
对于
胰腺外伤的探查性手术,最好选用上腹部旁正中切口或经腹直肌切口,此类切口可向上、下各方向延长以保证术中充分的探查。经腹直肌切口能够更方便地延为胸腹联合切口,是其优点,但有时对于对侧腹腔脏器损伤的处理略感不便。应根据腹部体征最明显的部位及
影像学检查提示的
胰腺损伤部位选择切口。上腹部横切口影响可能合并的下腹脏器损伤的探查和处理,似不便采用。
1.
胰腺外伤的手术探查
胰腺外伤的手术探查包括3方面的内容,即一般性探查,对
胰腺的直接探查和
胰腺损伤程度的判定。
(1)一般性探查:进入腹腔后应遵循一般腹部外伤的探查原则和程序。在一般性探查过程中,不可满足于已发现的肝、脾或空腔脏器的损伤而忽略下一步对
胰腺的直接探查。当探查中首先发现
胰腺损伤时,也不可放弃对于全腹腔的一般性探查,还需注意是否合并存在其他器官损伤,如胰头损伤合并十二指
肠损伤,胰体尾部损伤合并脾损伤,以及胃、结肠和胰周血管损伤等。特别是对于探查中见
胰腺
出血不明显,而腹腔积血较多者,更需注意多脏器损伤的问题。
(2)对
胰腺的直接探查:因上腹内脏损伤行剖腹探查术,
胰腺损伤或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有可能被遗漏。在一般的探查过程中若发现下述现象,提示有
胰腺损伤的可能性,需要进行
胰腺各部分的直接探查:
①腹腔内有血性液或棕色液体而未发现
出血来源;
②网膜或肠系膜有脂肪坏死皂化斑;
③横结肠挫伤、横结肠系膜根部或小肠系膜根部血肿;
④腹膜后十二指肠旁血肿、
水肿或见局部胆汁黄染及积气等。
胰腺的手术显露途径有数种,可根据需要选用其一或联合应用。显露
胰腺后,应先吸净积血,控制
出血,在直视下认真检查有无
胰腺损伤及损伤程度、多处损伤、复合伤等。首先切断右侧的肝结肠韧带,将结肠肝曲向右下方游离,然后在胃大弯血管弓外分束结扎切断胃结肠韧带至脾门前方(经胃结肠韧带途径),将胃向上、横结肠向下牵拉,即可满意地显露全部
胰腺的前表面。此时若发现胰头部有损伤,或十二指肠旁血肿、局部胆汁黄染及积气等需切开十二指肠外侧腹膜(Kocher切口),用手指钝性充分游离十二指肠及胰头后面,直至腹主动脉前方,使整个十二指肠及胰头考向内侧和左下方。向下牵拉结肠肝曲,继续将结肠系膜从十二指肠水平部钝性分离,可在直视下充分检查十二指肠及胰头的前、后面,也可用双合
触诊法检查胰头深部组织及胆总管下端。若发现
胰腺前表面的被膜下血肿,须切开
胰腺被膜清除血肿以明确损伤程度。位于胰体尾的损伤,需切开胰体尾上、下缘的后腹膜,将胰体尾充分松动以检查其后表面,必要时可将
脾脏一并游离后移至切口外。有时亦可由横结肠上分离大网膜,从横结肠上缘进入小网膜腔进行探查。对于
胃下垂的病人,经肝胃韧带途径最为方便,可充分显露整个
胰腺的前面及上下缘。
在探查
胰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十二指肠下曲外侧、横结肠系膜根部和十二指肠上皱襞附近有无血肿、
水肿、积气及局部胆汁黄染等胰头十二指
肠损伤的间接征象。十二指肠下曲外侧的腹膜后血肿可能来自胰头十二指
肠损伤,也可能是右肾挫裂伤的表现。应切开后腹膜探查,可避免遗漏致命的十二指
肠损伤。
(3)
胰腺损伤程度的判定:
胰腺损伤程度的判定主要指
胰腺损伤临床病理分型的判定,包括对于是否有大胰管损伤的判定。大胰管的损伤直接影响手术术式的合理选择及病人的预后,因此在决定术式前必须正确判断有否大胰管损伤。术中见下述情况之一者,可认为有大胰管损伤:
①
胰腺完全横断;
②在
胰腺断裂面可清楚见到大胰管裂伤或断裂者;
③
胰腺断裂、撕裂大于
胰腺直径1/2,特别是胰颈、胰体中上部断裂;
④
胰腺中心较大穿透伤;
⑤
胰腺组织严重挫裂已接近碎裂。有时在术中判定严重
胰腺挫伤是否伴有大胰管损伤常常很困难,如
胰腺挫伤后明显肿胀,
胰腺被膜下血肿及
胰腺
出血,难于确定有无大胰管损伤;或肉眼仅见
胰腺被膜下血肿,但同样可有大胰管的断裂伤。在不能判断有无大胰管损伤时,可用1ml
亚甲蓝(美蓝)加入4ml生理盐水,注入损伤远端的正常
胰腺组织内,
亚甲蓝可从损伤的胰管溢出。若仍不能判断则可切开十二指肠降部前壁,经十二指肠乳头肝胰壶腹插入一细小的塑料管或硅胶管,注射稀释的
亚甲蓝溶液观察有否外溢,并注意外溢的部位,常可明确有否大胰管损伤。有时亦可经十二指肠乳头的插管注射稀释的造影剂进行术中的逆行胰管造影(图1)。
(1)
胰腺创面严密止血:
胰腺损伤最常见的合并症是术后继发
出血,因而手术时对每个
出血点必须严密止血。丧失生机的组织(色泽黑暗、无
出血)须清除并暴露
出血的血管,因
胰腺的血供丰富,血管细而壁薄,
胰腺组织较脆弱,故
胰腺的
出血点不能钳夹止血,也不能作大块结扎,必须用不吸收的细线作多个间断与创面平行的褥式浅缝合,缝线打结也不能过紧,否则结扎线往往易割裂
胰腺组织。深缝扎易误伤大的胰管而导致并发症,应注意避免。小的
出血点可用电凝固止血,对渗血有时可用纱布压迫止血。肠线可被胰液消化而很快融解,不适用于
胰腺外伤手术。
(2)合理切除已失去生机的
胰腺组织:在术中必须兼顾充分清创与尽可能多地保留
胰腺功能两方面的问题。若清创不彻底,遗留已失去生机的
胰腺组织,术后必然发生
胰瘘、胰周脓肿等合并症,有时是术后死亡的直接原因。当
胰腺损伤严重时,需切除部分
胰腺,但要考虑到
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保护。广泛的
胰腺切除(如在肠系膜上静脉右侧的胰体尾切除)可伴发暂时性或永久性
胰腺功能不全。当两者不能充分兼顾时,彻底清创和切除已失去生机的
胰腺组织、防止术后发生致命的
胰瘘和胰周脓肿等更为重要。
(3)胰周充分引流:
胰腺损伤后必然有某些小胰管破裂,即使手术探查极其细致,小的裂伤仍可被忽略,致术后形成
胰瘘,而漏出的胰液若被包绕或局限则可形成
胰腺假性囊肿或脓肿。严重的
胰腺损伤,由于大量胰液、十二指肠液等消化液的强烈刺激,可致腹腔及腹膜后严重渗出和
炎症,加上手术创伤、不可避免地发生腹腔积液、继发
感染和
胰瘘。
胰腺损伤手术后的各种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大多与胰液外溢及腹腔继发
感染有关。充分有效的腹腔及胰周间隙引流,是保证
胰腺损伤治疗效果、防治并发症的关键性措施之一。引流虽不能防止
胰瘘,但可以减少外溢胰液在胰周的积聚,减轻胰液对自身组织的消化腐蚀,可以预防腹腔内的严重
感染及胰周脓肿和
胰腺囊肿的发生,并可使小的
胰瘘早期闭合,免除再次手术治疗。
引流的种类和方法很多,有时必须同时使用几种引流,常选用较粗的硅胶管或双套管引流管。根据
胰腺损伤的部位、程度及所采用的术式,可应用一枚或多枚引流管。引流管可置于胰头十二指肠后、胰体尾上下缘或后方、肝下、膈下及盆腔等处。术后务必保证引流管通畅,必要时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根据引流液的性状及引流量,决定保留引流管的时间。胰周的引流管一般至少保留5v7天。如疑有
胰瘘、十二指
肠瘘或胆瘘发生,引流管可保留更长时间。若已发生
胰瘘,则此引流管成为
胰瘘的治疗手段,有时可能需维持数月之久,直至
胰瘘完全闭合或决定再手术治疗为止。多枚引流管应分次逐个拔除,每一枚引流管亦应分次逐渐拔除。也可使用负压吸引,促进液体的排出。但负压吸引力不应过大,负压过大可使引流管各开孔与引流处的组织紧贴而闭塞,适得其反。负压过大也易致局部
出血。若术中已发现有腹腔内或腹膜后间隙严重
感染,可在双套管旁另置入细
导尿管或塑料管,用滴注有效抗生素溶液冲洗脓腔,有利于控制
感染。
(4)较严重的
胰腺损伤应补加胆道减压手术:由于胆总管和主胰管往往有—共同通道―,为了降低胰管内压力,并防止胆汁逆流于胰管内激活
胰酶,诱发外伤性
胰腺炎,有学者提倡用
胆囊造口术或胆总管T管引流术。对于严重胰头及胰头十二指肠合并伤所常采用的
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胆总管T管引流术即是此术式的
治疗原则是止血、清创、控制
胰腺外分泌及建立通畅的引流。
1.被膜完整的
胰腺挫伤,仅作局部引流即可。
2.胰体部分破裂而主胰管未断者,可用丝线褥式缝合修补。
3.胰颈、体、尾部的严重挫裂伤或断裂,宜行
胰腺近端缝合、远端切除术。
4.
胰腺头部严重挫裂或断裂,为了保全
胰腺功能,此时宜做主胰管吻合术,或结扎近端主胰管、缝闭近端腺体并行远端与空肠Roux-Y吻合术。
5.胰头损伤合并十二指肠破裂者,伤情最重。若胰头部胆总管断裂而胰管完好,可缝闭胆总管两端,修补十二指肠及
胰腺裂口,另作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只有在胰头严重毁损确实无法修复时,才施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
6.各类
胰腺手术之后,腹内均应放置引流,以防术后并发
胰瘘的可能。不仅要保持引流通畅,而且不能过早取出。最好是同时使用烟卷引流和双套管负压吸引,烟卷引流可在数日后拔除,胶管引流则应维持10天以上。
7.
生长抑素八肽(善得定)及
生长抑素十四肽(施他宁)对
胰腺和消化道外分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外伤性
胰瘘。此外,
胰瘘宜禁食并给予全胃肠外静脉高营养治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姜洪池(哈尔滨医科大学)
】描述为:"> 高度怀疑或诊断为
胰腺损伤者,应立即手术治疗。因
腹部损伤行剖腹手术,怀疑有
胰腺损伤可能者,应探明
胰腺。
胰腺严重挫裂伤或断裂者,手术时较易确诊;但损伤范围不大者可能漏诊。凡在手术探查时发现
胰腺附近后腹膜有血肿者,应将血肿切开,包括切断胃结肠韧带或按Kocher方法掀起十二指肠等探查胰的腹侧和背侧,以查清
胰腺损伤。手术的目的是止血、清创、控制
胰腺外分泌及处理合并伤。被膜完整的
胰腺挫伤,仅作局部引流便可。胰体部分破裂而主胰管未断者,可用丝线作褥式缝合修补。胰颈、体、尾部的严重挫裂伤或横断伤,宜作
胰腺近端缝合、远端切除术。
胰腺有足够的功能储备,不会发生内、外分泌功能不足。
胰腺头部严重挫裂或断裂,为了保全
胰腺功能,可结扎头端主胰管、缝闭头端腺体断端处,并行远端与空肠Roux-Y吻合术。胰头损伤合并十二指肠破裂者,可施行
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只有在胰头严重毁损确实无法修复时才施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
各类
胰腺手术之后,腹内均应留置引流物,因为
胰腺手术后并发
胰瘘的可能性很大。引流物不仅要做到引流通畅,还不能过早取出。最好是同时使用烟卷引流和双套管负压吸引,烟卷引流可在数日后拔除,胶管引流则应维持10天以上,因为有些
胰瘘要在1周以后才逐渐表现出来。
如发现
胰瘘,应保证引流通畅,一般多可在4~6周内自愈,亦有拖延数月之久者,但很少需要再次手术。
生长抑素八肽(善得定)及
生长抑素十四肽(施他宁)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外伤性
胰瘘。另外,宜禁食并给予全胃
肠外营养治疗。